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建设企业交易中心。

国内首个建筑业大数据联盟将于2017年5月成立

作者:中国建设企业交易中心    时间:2016-11-22 09:15:40    浏览:次    在线收藏

据悉,国内首个建筑业大数据联盟有望于2017年5月在北京成立。自大数据在银行业、保险业、零售与消费品行业、能源与公共事业、旅游及运输业、电信业、政府、财富管理行业、媒体和娱乐业得以应用以来,传统的建筑业将迎来一场数据变革。


  在刚刚结束的联盟筹备会上,据联盟发起人、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丽贝亚市场部负责人陆小彪透露,得益于越来越多的建筑业数据类型和来源,通过分析获得的洞察使一切皆有可能。通过大数据和分析,联盟将帮助企业从政策数据、资信数据、报价数据、技术数据、成本数据、信用数据、社交数据、新闻数据、事件数据、天气数据以及物联化的机器和设备的数据中更深入地了解人员、事件、地点和事物,从而更加胸有成竹对重要的迹象采取行动,获得竞争优势。联盟通过平台搭建,未来提供完整的大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组合,将推动企业往认知商业的发展,帮助企业运用数据解答最棘手的业务难题,发现新的模式,形成突破性的构想。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带来了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维克托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目前,国家和国际联合组织层面正在建巨大的大数据系统,跟行业息息相关。大数据能做什么,关键看我们想做什么,然后能拿到什么数据。


  对于规划行业,利用GIs和人口、交通、产业供求、这些大数据做规划,已经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产业规划。对于房地产,比较迫切的是拿到市场需求、户型类型这些核心数据需要通过大数据来解决,城市的人口构成、位置流动、收入支出、家庭需求等等,可以保证楼盘的选点、户型切合市场需求,住宅区的停车位配比,绝对是适宜大数据决策的。至于公共类建筑,也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决策信息,比如机场车站、酒店商业、文化博览建筑,到底有多少需求,放在哪里合适,都可以参照人们流动规律、消费规律决定。


  过去的建筑设计,其实是根据规范指标的数据控制的主要包括建筑行业规范,发改委的经济指标。这些指标来自于过去的数据统计,可以说也是一种大数据,而且是典型的统计上的大数据。现在有新的数据,但数据如何控制设计,其实一直以来有稳定逻辑。这个层面只是需要更新数据来源和准确性,利用方式不变。目前的建筑物设计,对数据利用还比较粗糙,各方面也还没有想好怎么发掘和利用数据,但未来,起码医疗、交通、教育这些大项目行业是可以用大数据决策选点、容量控制、服务类型控制的,但需要有关方面数据开放,并且寻找比较成熟可靠的算法。


  大数据和过去的统计数据的区别,在于其全样本、动态更新,而不是过去只有总数和平均数。这样使得所谓的私人订制成为可能。首先是外观,如果我们能够拿到每个人对不同建筑的互动信息,也许我们有可能判断什么样的建筑风格更受欢迎,更吸引买房者或者逛街购物者,建筑风格选型就从拍脑袋到了有依据。建筑性能,如果有大量的传感器追踪数据,外墙的保温、通风、节能这些设计能够有很好的改善。目前节能计算方法还比较粗糙,如果能掌握大量已有建筑的能耗和物理量信息,再做好新建筑的感应控制,起码在暖通空调设计上会有很大改善。现在按城市的气候指标可以精细到按微环境控制设计,并且可以改善运营。这在商业建筑里能节省很大一块能耗。类似的,雨水污水的排水设计,也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改善。目前城市防雨指标明显偏低,按几年一遇几年一遇这样的指标算法也是在是比较落后,当然会造成各种水漫金山,立交桥下面还淹死人。应当用雨水检测系统配合城市管网信息,准确控制各建筑、道路、区域的排水设施。还有音乐厅的设计,如果做个可控墙顶面,就可以像播放器调整音效一样,根据观众口味和音乐特点,调整音乐厅的声学效果,那还是很有趣的。建筑功能和运营,应该说运营上可依靠大数据的地方也很多,除了水电暖这些自动化调控,公共商业建筑对人流的监控和预测也很重要。购物、电影、餐饮、旅馆这些行业都可以大数据提出对建筑的要求,建筑师相应的提出解决方案。要知道人流对走道宽度、消防疏散、厕所配置影响很大,进而极大影响成本。过去按死规范,有时候不够有时候偏多,特别是商场的女厕所排队问题。


  总之,建筑里大量涉及尺寸、大小、高度、面积,这些都可以利用大数据决策,比如厕所蹲位、休息室大小,座椅数量、开窗大小、灯光强弱、吸音降噪、电梯运行、几乎所有这些,我们过去用规范指标,现在可以用大数据了。


  其实,在建筑生产的三个大环节“设计—建造—运营”都是能得到比较好的运用,运营方面业主通过大数据来指导其商业运作并最终盈利,建筑范畴内的运营主要是指类似物业公司、管理制度的介入以及设计方的“售后服务”等。建造层面目前已有应用,主要是BIM系统在起作用,假如一个建筑物在建造之初确定了诸如每颗螺丝钉的位置、安装时间、相应责任人、供应厂家、价格等等因素,在施工开始后,若原有螺丝钉的供应厂家提价,数据系统自动核算后自动在市场上寻求新的供应商,进而更改整个材料运输路线以及相应的运输承包商等相关因素。或是由于现场天降暴雨难以施工,系统自动采集气象数据库相关数据拟定未来施工计划。


  现阶段的参数化建筑设计和数据结合的比较好的方向是生态节能建筑,根据每一天的不同气候数据进行实时调整。


  未来,整合设计阶段所有的相关因素经济、安全、功能、城市关系、美观、社会、制度等,用算法可以算出一个房间。